5月13日,由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分布式能源专业委员会主办的 “创新发展模式 构建低碳能源系统——碳中和背景下分布式能源高层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召开。本次研讨会旨在通过解读政策和市场现状、分享交流创新模式、先进技术装备等,充分探讨碳中和背景下,分布式能源和综合能源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助力我国实现“30·60”目标。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调研室原主任、国务院参事室原特约研究员徐晓东,四川省能源局徐世祥,清华大学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何继江,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分布式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航天智慧能源业务集团总裁方建平,重庆市配售电协会秘书长陈曦,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环境交易部总经理万亚军等就天然气产业发展、分布式能源发展、碳交易、电力市场交易、智能装备、智能运维、能源管理等内容展开了深入的论述及交流。
作为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方建平总裁代表上海航天智慧能源业务集团在上午的会议中做了精彩的《分布式能源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模块化能源站系统》主旨发言。
方总指出:天然气是民生保障底线,也是交通强国的基础,更是工业的根基,也是国家发展的基本动力和源头之一,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具有保底线、护民生、可持续的三大显著优势。
第一,保底线,应急能源供应需融入省市级的能源供应上,守住基本能源供应底线;
第二,护民生,老百姓需要安心、便捷地服务,移动式安全智慧清洁能源供应是分布式能源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三,可持续,要有效开发并应用智慧、自动化能源仿真平台产品,结合设计、工程、运维、管理等功能,保证整个系统可靠性。
最后方总提出几点建议:
借鉴航天系统工程经验和舱段式设计概念;
坚定“分布式能源要固守初心、绿色再生、多能互补、终端互联”的发展之路;
推动“模块式、标准化、可组合、可移动的舱段式能源站系统”是分布式能源从概念变产业的途径。
多个集成式能源站组合成为应用能源系统,满足用户的冷热电需求,如集中供热/供冷站、上海航天E²S能源方舱等组合式能源站系统可成为分布式能源/综合能源快速落地的载体。
本次高层研讨会分设主题演讲和 “传统能源企业在双碳背景下的发展趋势探讨”、“新形势下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机遇” 两场次圆桌论坛环节,其中各位专家演讲及圆桌论坛实录,小编将不断在本平台转载更新,敬请期待。
同时,本次研讨会吸引了来自中石油、中海油气电、国网综合能源、华电福新能源、国能国华、新奥能源、港华燃气、远大能源、光谷绿动能源、北京恩耐特、华润燃气、上海创丰、浙江浙能等60多家单位近200位代表参加。上海航天作为主任委员单位,号召全体分布式行业同仁重视并充分利用平台,紧密团结在一起,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共建行业“生态圈”。同时我们也将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后续会联合专委会会员单位举办系列主题论坛、沙龙及行业单位、用户走访调研活动,从而突破分布式能源行业转型发展的关键壁垒,创新转型发展新模式,助力“双碳”目标,守护绿水青山。
以上部分内容转载自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